澄心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
  • 公司簡介
  • 最新消息
  • 產品介紹
    • 澄心堂紙
      • 金花紙
      • 流沙箋
      • 硬黃藏經紙
      • 磁青紙
      • 乾隆年仿澄心堂折枝花鳥粉箋
      • 粉箋-如意雲粉箋及金石印賞箋
      • 其他
  • 作品集
  • 手工紙知識
  • 聯絡我們
  • 相簿
    • 金花紙
    • 流沙箋
    • 硬黃藏經紙
    • 其他紙種
    • 磁青紙
    • 如意雲粉箋及金石印賞箋
    • 乾隆年仿澄心堂折枝花鳥粉箋
Register/Sign in

早期製三椏紙831201

  • 首頁
  • 最新消息
早期製三椏紙831201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2024.06.06
 
王國財老師研製最早的一款手工紙想必各位都沒見過,我也沒見過,王老師說不知道還有沒有紙樣留下,得再找找,那是昂天蓮作的紙,大概是民國72、73年左右由長官交辦,當時林業試驗所還沒有手工紙設備,由王老師將昂天蓮蒸煮、漂白備好漿,攜往埔里委由紙廠抄製,73年起添購了設備,王老師就一頭栽進手工紙的研究。
 
王老師研製手工紙的時序上,先從雁皮、楮皮開始,三椏比較晚些,到81年才開始,退休前一年才研製白玉菠蘿及苧麻紙,算是最晚的。這批831201三椏紙也已經是30年前的紙了。
 
林試所早年從日本引種三椏,第一批種子完全沒有發芽,第二批在台東太麻里分所試種,總共只採收了數十公斤枝條,剝成皮只有4公斤,僅夠作製漿試驗,王老師研究生涯研製的二、三十種三椏紙原料都來自中國大陸。
 
三椏製漿收率低,相對紙的成本就高。三椏紙的烘乾跟幾種主要的手工紙材料比較起來是不容易的,收縮膨脹率比較高,有時紙還沒乾就從熱板上皺縮脫離,比較好的方式是用陰乾的。有些三椏紙不容易發霉長斑,這批三椏紙就是如此,30年了還很潔淨。但三椏紙在還沒烘乾前卻容易變質產生異味,以前王老師抄三椏紙壓水後都把它們檯到冷藏室去冷藏,天氣熱的時候更需要如此。
 
回上層
Designed by 米洛網頁設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