澄心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
  • 公司簡介
  • 最新消息
  • 產品介紹
    • 澄心堂紙
      • 金花紙
      • 流沙箋
      • 硬黃藏經紙
      • 磁青紙
      • 乾隆年仿澄心堂折枝花鳥粉箋
      • 粉箋-如意雲粉箋及金石印賞箋
      • 其他
  • 作品集
  • 手工紙知識
  • 聯絡我們
  • 相簿
    • 金花紙
    • 流沙箋
    • 硬黃藏經紙
    • 其他紙種
    • 磁青紙
    • 如意雲粉箋及金石印賞箋
    • 乾隆年仿澄心堂折枝花鳥粉箋
Register/Sign in

造紙劄記─纖維形態〈一〉

  • 首頁
  • 手工紙知識
造紙劄記─纖維形態〈一〉
 
自紙張發明以至於今,手工紙皆以非木材纖維為主要原料,非木材纖維係指木材以外的植物纖維,包括麻、皮、藤、竹及草等。主要因為木材質地堅硬,以手工紙廠簡略的設備,很難將之處理成紙漿,反觀非木材纖維類的麻及樹皮,組織疏鬆,木質素含量低,用簡易的製漿方法,即可有效的將纖維分離,所以麻紙、皮紙發展得很早。質地稍硬的草類及竹類,需長時間甚至分級蒸煮才能解纖,所以草紙、竹紙的出現就較麻紙、皮紙晚了許多,至於木漿的使用,不過一百多年的
歷史。
 
總的來說,用來製造手工紙的非木材植物纖維大致有:
 
  1. 韌皮纖維類:如苧麻、大麻、亞麻、楮皮、桑皮、雁皮、三椏及青檀皮等。
  2. 禾本科植物:如竹、稻草、麥草、龍鬚草及蘆葦等。
  3. 種毛纖維:如棉、棉絨及木棉等。
  4. 葉、莖纖維:如鳳梨葉、瓊麻屬葉纖維;香蕉莖及馬尼拉麻屬莖纖維。
木材纖維〈木漿〉則有針葉樹木漿及闊葉樹木漿。
 
傳統上,手工紙的製造皆以非木材纖維為主要原料,近年來,由於料源缺乏及成本等因素的考量,手工紙中木漿的比例有逐漸增加的趨勢。王國財老師怕我們又陷入一個迷思,提醒我們不要隨便對木漿及非木材纖維的優劣下判斷,也不能簡單地畫分說使用木漿就不好,他說製〈木〉漿是一個很大的產業,用的原料、蒸煮、漂白過程及其他操作條件,是經過精細的研究及計算的,以精密度、嚴謹度及紙漿品質而言,要比設備簡易的手工紙廠高明太多了,唯一的缺憾是,木漿不是專門為手工紙而設計的,是量大而性質劃一的,如果用做手工紙原料,特性比較單調;而小批量蒸煮、漂白的非木材纖維,可依所製紙種的特性,變化處理條件而製造出不同個性的紙張,這也是他常說光是一個楮皮,就做了幾十種不同特性的紙,而不是一般人印象中,甚麼原料只能作甚麼紙。
 
以上這些材料有些可以單獨抄成純料紙,例如皮紙或麻紙,有些無法單獨成紙,必須與其他原料一起抄成混料紙,例如大部分的草漿,這就牽涉到纖維形態。纖維是紙漿中的主要成分,除了纖維之外,紙漿中還有導管、薄膜細胞及其他各種雜細胞,它們不包括在我們討論的範圍之內。
 
纖維形態主要包括纖維長度、寬度、細胞壁厚度及細胞腔大小等,前二者更與我們書畫用紙息息相關。通常評斷紙張強度主要有拉力〈抗張力〉,頂破力、耐摺力及撕力,前三者主要受打漿所影響,撕力主要受纖維長度所影響,纖維越長撕力越好,撕力也是一般消費者能自行評斷的紙力,當你大約對各種材料纖維長度有概念之後,把手邊的紙撕撕看,大致可以了解用料的大概。
 
纖維的寬度主要涉及紙面的粗細,當然前提是解纖必須完全,所謂解纖是藉化學〈蒸煮、漂白〉及機械力〈打漿〉把纖維分離成單獨個體的狀態,而不是許多纖維結成纖維束的狀態。至於各種材料的纖維形態,纖維形態對紙性有哪些影響,最近忙著做磁青紙,得暇再寫出來與大家分享。

竹纖維內含很多短節狀的薄膜細胞

 

闊葉樹纖維及粗胖的導管
 
回上層
Designed by 米洛網頁設計